为防止叉车故障发生应做好保养维护工作
叉车是工厂内最常见的机动车辆,是车间与库房、车间与车间运输物资的重要工具,在工业企业运营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。所以,定期检查这些设备的使用和损坏情况,评估设备的运行状态,并采用科学的方法修复设备,制定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是相当有必要的,这能有效的提升叉车的经济性和实用性。
叉车的日常保养是让叉车能持续使用的一个必须工序,叉车的保养分为四类,即日常保养、一级保养、二级保养、三级保养。日常保养每天都要进行,通常每工作50小时后进行一级保养,每工作200个小时后进行二级保养,每工作600个小时后,进行三级保养。这样才能延长叉车的使用寿命。
叉车的保养:
要使叉车工作正常可靠,发挥叉车潜在能力,要有经常维护措施。技术维护保养措施,一般为:
1、日常维护,每班工作后。
2、一级技术保养,累计工作100小时后,一班工作制相当于2周。
3、二级技术保养,累计工作500小时后,一班工作制相当于一个季度
一、日常维护
1、清洗叉车上污垢、泥土和垢埃,重点部位是:货叉架及门架滑道、发电机及起动器、蓄电池电极叉柱、水箱、空气滤清器。
2、检查各部位的紧固情况,重点是:货叉架支承、起重链拉紧螺丝、车轮螺钉、车轮固定销、制动器、转向器螺钉。
3、检查转向器的可靠性、灵活性。
4、检查渗漏情况,重点是:各管接头、柴油箱、机油箱、制动泵、升降油缸、倾斜油缸、水箱、水泵、发动机油底壳、变矩器、变速器、驱动桥、主减速器、液压转向器、转向油缸。
5、轮胎气压检查:不足应补充至规定值,确认不漏气。检查轮胎接地面和侧面有无破损,轮辋是否变形。
6、制动液、水量检查:查看制动液是否在刻度范围内,并检查制动管路内是否混入空气。添加制动液时,防止灰尘、水混入。向水箱加水时,就使用清洁自来水,若使用了防冻液,应加注同样的防冻液。水温高于70℃时,不要打开水箱盖,打开盖子时,垫一块薄布,不要带手套拧水箱盖。
7、发动机机油量、液压油、电解液检查:先拔出机油标尺,擦净尺头后插入再拉出检查油位是否在两刻度线之间。工作油箱内油位应在两根刻度线之间;油太少,管路中会混入空气,太多会从盖板溢出。电瓶电解液也同样要处在上下刻度线之间,不足则要加蒸馏水到顶线。
8、制动踏板、微动踏板、离合器踏板、手制动检查:踩下各踏板,检查是否有异常迟钝或卡阻。手制动手柄的作用力应小于300N,确认手制动安全可靠。
9、皮带、喇叭、灯光、仪表等检查:检查皮带松紧度是否符合规定,没有调整余量或破损有裂纹,须更换;喇叭、灯光、仪表均应正常有效。
10、放去机油滤清器沉淀物。
二、一级技术保养
按照"日常维护"项目进行,并增添下列工作。
1、检查气缸压力或真空度。
2、检查与调整气门间隙。
3、检查节温器工作是否正常。
4、检查多路换向阀、升降油缸、倾斜油缸、转向油缸及齿轮泵工作是否正常。
5、检查变速器的换档工作是否正常。
6、检查与调整手、脚制动器的制动片与制动鼓的间隙。
7、更换油底壳内机油,检查曲轴箱通风接管是否完好,清洗机油滤清器和柴油滤清器滤芯。
8、检查发电机及起动电机安装是否牢固,与接线头是否清洁牢固,检查碳刷和整流子有无磨损。
9、检查风扇皮带松紧程度。
10、检查车轮安装是否牢固,轮胎气压是否附合要求,并清除胎面嵌入的杂物。
11、由于进行保养工作而拆散零部件,当重新装配后要进行叉车路试。
(1)不同程度下的制动性能,应无跑偏,蛇行。在陡坡上,手制动拉紧后,能可靠停车。
(2)倾听发动机在加速、减速、重载或空载等情况下运转,有无不正常声响。
(3)路试一段里程后,应检查制动器、变速器、前桥壳、齿轮泵处有无过热。
(4)货叉架升降速度是否正常,有无颤抖。
12、检查柴油箱油进口过滤网有否堵塞破损,并清洗或更换滤网。
三、二级技术保养
除按一级技术保养各项目外,并增添下列工作:
1、清洗各油箱、过滤网及管路,并检查有无腐蚀,撞裂情况,清洗后不得用带有纤维的纱头,布料抹擦。
2、清洗变矩器、变速箱、检查零件磨损情况,更换新油。
3、检查传动轴轴承,视需要调换万向节十字轴方向。
4、检查驱动桥各部紧固情况及有无漏油现象,疏通气孔。拆检主减速器、差速器、轮边减速器,调整轴承轴向间隙,添加或更换润滑油。
5、拆检、调整和润滑前后轮毂,进行半轴换位。
6、清洗制动器,调整制动鼓和制动蹄摩擦片间的间隙。
7、清洗转向器,检查转向盘的自由转动量。
8、拆卸及清洗齿轮油泵,注意检查齿轮,壳体及轴承的磨损情况。
9、拆卸多路阀,检查阀杆与阀体的间隙,如无必要时勿拆开安全阀。
10、检查转向节有无损伤和裂纹,转向桥主销与转向节的配合情况,拆检纵横拉杆和转向臂各接头的磨损情况。
11、拆卸轮胎,对轮辋除锈刷漆,检查内外胎和垫带,换位并按规定充气。
12、检查手制动机件的连接紧固情况,调整手制动杆和脚制动踏板工作行程。
13、检查蓄电池电液比重,如与要求不符,必须拆下充电。
14、清洗水箱及油散热器。
15、检查货架、车架有无变形、拆洗滚轮、各附件固定是否可靠,必要时补添焊牢。
16、拆检起升油缸,倾斜油缸及转向油缸,更换磨损的密封件。
17、检查各仪表感应器,保险丝及各种开关,必要时进行调整。
四、防漏措施
(1)精心处置各种衬垫。如机油盘或气门罩盖,由于接触面积大,不易压实,容易造成漏油。曲轴后油封处漏油,油会渗入离合器,既费油又会使离合器片沾污打滑而烧损。
(2)按修理规范拧紧各螺母。过松压不紧衬垫会渗油;过紧会使螺孔周围金属凸起或将丝扣拧滑引起漏油。机油盘(箱壳)放油螺塞若未拧紧或回松脱落,容易造成机油大量流失,继而发生“烧瓦抱轴”事故。
(3)及时更换失效油封。油封安装不妥,轴颈与油封刃口不同心,极易因偏摆而甩油;有些经长期使用后,会因橡胶老化而失去弹性、密封唇口损坏开裂或自紧弹簧失效,均会丧失封油作用,应按标准修复或更换合格配件。
(4)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机件。例如,缸套、活塞、活塞环磨损到一定程度,会使燃烧室内高压气体窜入曲轴箱。
(5)及时修换主轴承。当主轴承与轴颈配合间隙过大时,前后油封会因曲轴冲击作用而失去密封性,造成机油从曲轴头部外漏,或向离合器内渗油,从而污染摩擦片导致打滑,工作失效。
(6)避免单向阀、通气阀堵死。这类阀孔堵死后易引起箱壳内温度、压力升高,活塞运动阻力、油耗增加,油气充满整个空间,润滑油消耗增加和更换周期缩短。由于箱壳内外气压差的作用,往往引起密封薄弱处漏油。应当定期检查、疏通、清洗,以保持单向阀、通气阀畅通。
(7)妥善解决各类油管接头密封。管道连接螺母经常拆装,容易因滑丝断扣而松脱,使两接头喇叭口精度变差,因锥面中心线不重合而接触不良,因锥度不同而不相吻合等,由此引起渗油。应在研磨管接头与喇叭口密封或将薄铜皮夹在两锥面后,拧紧、压实螺母,保证密封。
(8)避免轮毂甩油。当轮毂轴承及腔内润滑油脂过多,或轮毂油封装配不妥、质量不良、老化失效以及制动频繁引起轮毂温度过高以及半轴螺母松动时,都会引起轮毂甩油。应采用空腔润滑法(即适量润滑),疏通通气孔,合理使用制动,严格选择优质配件,并按工艺规范进行装配和调整。
五、全车润滑
新叉车或长期停止工作后的叉车,在开始使用的二星期内,对于应进行润滑的轴承,在加油润滑时,应利用新油将陈油全部挤出,并润滑两次以上,同时应注意下列几点:
1、润滑前应清除油盖、油塞和油嘴上面的污垢,以免污垢落入机构内部。
2、用油脂枪压注润滑剂时,应压注到各部件的零件结合出挤出润滑剂为止。
3、在夏季或冬季应更换季节性润滑剂(机油等)。